2014年红木企业激增
今年2月,微信就出现了红木品牌负责人发布的招工信息:“招聘经验丰富木工,招聘10人”。大千木艺总经理孙颖也告诉记者,大千的工厂也在招工,开年后工人流动太大,很难招的到人。“工人难招,很重要的因素是有经验的工人走了,可挑选的人就少了,用工的成本比往年增加了30%-40%。” 孙颖说。
导致红木行业“用工难”的原因之一是今年红木企业的增加。据家居网业内人士介绍,开年之后,在河北大城、浙江东阳、中山大涌、江苏苏州等红木产业基地出现很多红木企业。宣明典居总经理傅军民表示,北京周边也增加了不少红木企业。他说:“虽然这些品牌还没有面市,但是从工人流动大、难招工的情况来看,估计增加不少。”
浙江东阳壹号红木家具城总经理苑铁衣向记者说道,壹号红木家具城去年9月份开业,近1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、约三百家商户,在开业前就租赁一空。今年开年以来,东阳市场增加了一些新品牌和新面孔,厂房租赁和工人招聘比去年紧张很多,粗略估计企业数量至少增加了两成。
行业火热,行业外眼红
国内古典家具的原料主要进口于东南亚国家,2013年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(以下简称“CITES公约”)对多树种的进口条件提出限制,进口成本的上升致使红木家具不断涨价。以交趾黄檀为例,目前每吨价格在35万-50万元之间浮动,是2013年年初的四到五倍;一些未受CITES公约影响的木材如缅甸花梨、白酸枝的价格也水涨船高,家具价格也随之上涨,导致行业大热。一些行外人眼红并进入红木行业。
市场分析
品牌或借游资“东风”
由于红木家具具有使用和收藏升值双重特性,游资进入行业往往会引起大的波动。
孙颖对记者表达了对游资的忧虑。他表示,进口材料、生产家具、铺设店面、售卖产品的红木品牌盈利空间有限,和普通的家具品牌类似,要经历原料市场和销售市场双重压力。游资实力雄厚,购买材料数量大,往往引起市场波动。2008年前后,红木行业的“危机”便是游资炒作木材所致,再加上金融危机,很多企业被套死。
与2008年情况不同的是,现在进入的红木企业更多地选择经验与资金融合起来架设品牌,而非完全的“外行办厂”。现在的红木企业也更有实力,应对材料市场波动承受力更强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在游资不断涌入的情况下,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岌岌可危。卓木王红木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杜长江表示,在东阳,每年有很多企业进入,但每年也有大批企业退出。“这些企业不超过50人,生生死死很正常。”
宜: 祭祀、塑绘、开光、订盟、纳采
*声明: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,仅供参考,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,广大业主自行判断。
*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,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,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