擅长疗愈系的设计总监朱志峰,这次疗愈的对象不是别人,而是他自己。不过指的并不是他要替自己设计一个疗愈系空间,而是一栋近百年的街屋翻修案,让他勾起儿时的记忆,疗愈了他对旧式街屋满满的感动回忆。
「第一次看到这间房子时,让我想到了小时后的老旧诊所…。」朱志峰说。这栋位在台北市大同区郑州路的街屋(注1),根据建筑物的外观造型推算,应该是日据时代大正年间的建筑物,磨石子的墙壁以及斑驳煺色的铁窗、半圆型的窗户,立即把他拉回到小时候流连于爷爷的诊所间,偷偷扮演医生问诊开药的角色扮演游戏,以及与玩伴在街屋特有的”亭仔脚”下玩一二三木头人的嬉闹声。
「当时年纪小,对建筑跟材质完全没有概念,也没想自己会成为设计师,现在的他看到这些“老朋友”,让我有种很感动的感觉」。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,对于朱志峰来说确有大大的意义,明明是同样的东西,随着年纪成长,看到的感觉居然会差这么多,小时候手摸洗石子墙壁的触感似乎还在手掌上,心中的悸动,让他感慨岁月的变迁,也意外在高楼大厦林立的角落中,挖掘到自己脑海深处,几乎要遗忘的片段,于是他决定要让这份儿时的情感,加进一种新时代的元素,让传统的旧建筑注入新的灵魂。
注1: 街屋的特徵是楼面窄,细长的建筑,大多是早期商业区的建筑形式,由于建筑物两旁无窗,所以有些街屋会在房屋中段,开设天井,增加明亮度。
以前郑州路的周边,经营许多饰品的批发生意,业主儿时常在热闹的饰品街穿梭嬉闹,所以业主对于这块地的情感相当深厚,几番考量后,决定舍弃离开家乡购置新屋的念头。
「我们全家出动去丈量的时候,地板的楼面还会摇晃,楼梯都是全桧木制的,可惜这些都得拆除…」朱志峰说。
街屋的建筑结构,是40公分的共用壁,而且楼板是用木头支撑,不过已经被白蚁侵蚀腐坏,也必须全部拆除,然后再挖出一条条用来放补强结构的钢骨、铺上楼板,这个工程要特别小心,不然可能就会把邻居的墙打破。
虽然内部的结构全都都被拆除了,不过朱志峰却兼持要留下这面三个窗户的墙壁,不只保留了历史,也为这栋建筑,多添加了一种历史的味道。女主人是服装设计师,相当认同历史建筑的外观与现代室内设计的融合,就这三座半圆窗台,让视觉上激发出划时代的新感受。
浴厕磁砖运用马赛克的感觉下去设计,营造出简单的时尚现代感,再搭配上透明玻璃的淋浴间,让视觉空间,变得更大,而地板上的小板凳是用拆除后的桧木所制作而成的,在极简化现代空间内,置入一段历史,与整体的旧外观,置入新装潢,相互唿应,而不显得突兀。
宜: 祭祀、塑绘、开光、订盟、纳采
*声明: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,仅供参考,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,广大业主自行判断。
*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,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,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。